B站正在撕裂中国
图|网络
今天是五四青年节。青年人如果以为这是自己的节日,那就是多情了。
B站去年搞了一部《后浪》,今年又搞了一部《我不想做这样的人》,誓将年轻人捆绑到底。
《我不想做这样的人》号称「本次演讲收集自全国各省市955位初中生同学」,出镜的也是一男一女两位初中生同学。
但是正常人都知道,如此操作,分明是拿年轻人当肉盾。
年轻人的稚嫩笔迹和单薄身影背后,是市值3000多亿(港元)的壮汉。不管是去年何冰向年轻人喊话,还是今年年轻人自己发声,他们发出的,都不是自己的声音,而是金主B站的声音。
B站所谓「演讲」,实质是广告。商业公司做广告是天经地义,但是广告宣传片搞成公益宣传片的模样,有误导公众之嫌。
这次B站直接绑了一个公益基金会。不敢显露商业意图,只会给人鸡贼、不坦诚的感觉。
宣传片里的台词从表面看,价值观是很正的。
借着初中生之口,B站把几类人拎出来吊打:
「拿着锯子的人」:
随时随地 把人群锯成两半
这一半是女人 那一半是男人
这一半是盟友 那一半是对手
对手赞同的我们必须反对
对手反对的我们必须赞同
不论对错 只争输赢
「浑身带刺的人」:
嘲讽别人的成功
嘲笑别人的失败
看不惯过得比他好的人
看不起过得没他好的人
一肚子抱怨和借口
凡事不是自己的错
都是别人的错
「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」:
没有独立的人格 只有预定的人设
没有闪光的才华 只有抛光的流量
没有精彩的作品 只有热闹的八卦
「隐身的人」:
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
他藏在人群里
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
他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
「油腻的人」:
你吃亏的时候
他说吃亏是福
该较真的时候
他说难得糊涂
片子里的孩子不想成为上面这些人,他们还不想成为「没有同情心的人」「不讲义气的人」「没有教养的人」「半途而废的人」「遗忘历史的人」「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」。
不光孩子,没人想成为这样的人。孩子每念出一类他们不想成为的人,我都点头同意,但是看到后面就发觉不对劲了。
这些孩子们不想成为的人,不就是大多数普通中国长辈的样子吗?他们不够成功,不够勇敢,不够聪明,不够有文化,甚至不够高尚。
宣传片开头是以孩子对「父母,师长,前辈」说话开始的,但是每一句话都在讽刺自己身边的长辈。
到结尾,更是图穷匕见。B站指挥孩子说:
「当我变成父母,师长,前辈的时候,希望我的孩子能对我说,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。」
言外之意是,现实中的父母、师长、前辈,一个能当榜样的都没有,年轻人只好自己来。
这部广告片塑造了「百无一是的中年人」和「尽善尽美的年轻人」。
有这种观感都绝不止我一个人。魏武挥老师在公号发文说,「我这个中年人感觉被冒犯了」,他还引用友人的话,我转引在这里:
「正常社会不会一味讨好年轻人」「太惯着年轻人是一种伪善」
不过我认为,B站之罪,讨好年轻人只是其表,挑动亿万家庭的内部战争才是大恶。
杀人诛心,于斯为甚。
联合国将「青年」定义为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人。按照这个标准,我已经差不多做了10年中年人。但我依然记得自己在青年时期对长辈的不满和不忿,与B站宣传片列举的这些负面品质极其吻合。
我记得,自己曾暗自抱屈,家里的长辈都不够成功,无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给予物质、精神与经验上的足量帮助。
我记得,自己观察到某些老师人品存有瑕疵,不是想象中的「蜡烛」「园丁」,顿生幻灭之感。
我记得,从小到大亲戚邻居一路问成绩、问名次、问工作、问收入,曾让自己感到厌烦,觉得他们「忒俗」。
但是随着我年龄渐长,在内心深处实现了与身边上一代人的和解。
我没有随波逐流,我仍在按照自己当初拟定的原则特立独行,但我不再将那些不完美的前辈看作对立面,和优越感的来源。
我逐渐明白,自己能够站在更有利的位置去观察别人,不是因为自己天生卓越,而是因为自己更幸运。跟父辈、祖辈相比,我们能够衣食无忧地长大,正常地上学、考试、上大学、扎根城市,本身就是莫大的幸运。
我意识到,前辈有诸多不完美,既是自身的局限,更是时代的局限。换个角度思考,他们能在艰苦的环境下抚育我们,使我们拥有更高的起点,登上更大的舞台,不是也很值得敬佩吗?
通过不断的读书与阅世,我还发现,人群从来不是按照年龄划分的。有的人,青春期就开始油腻了;有的人,七八十依旧纯真。
与80后相比,90后、00后无疑是更幸运的一代人。但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更要明白,自己的高起点,不是作践上一代的理由。
年轻人可能要反驳说「时代在进步啊,不是父母的功劳」。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思想,也是B站这两部广告片最值得警惕的地方。
B站广告片一边赞美时代,一边赞美年轻人,暗戳戳却在贬斥年轻人现实中的前辈,鼓动年轻人与前辈决裂。
「时代」是抽象的,身边的人才是具体的。感恩时代却拒绝理解前辈的年轻人,是一股可怕的力量,因为他们是被煽动起来的没有根基的人。
时代的进步,源于无数个人、家庭的奋斗。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,而不是反过来。更幸运的下一代,没有任何理由去嘲笑更不幸运的上一代。
前段时间B站校招风波,面试官炫耀资产、贬低面试者,不就是典型年轻人不想做的「油腻的人」吗?B站,我自己讽刺自己。
说到底,B站想对年轻人说的话就是:年轻人,别搭理你身边那些「不可救药的前辈」,我们才是最懂你的。来,叔叔这里有糖。
这是一场资本与家庭争夺孩子的战争。这场战争其实早已持续多年,资本一方占尽优势。
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就是「父母无用论」,一些年轻人因为玩过一些游戏,熟悉一些小众梗,手握键盘,鼠标指向举报按钮,便不可一世起来。
B站迎合与操弄的,就是这种舆论生态。B站不在乎中年,难道就在乎青年吗?不,B站在乎的只是从社会撕裂处涌出的滚滚流量。
年轻人,如果你足够聪明,你要明白,这世界比B站大得多。最爱你的,不是资方爸爸。你的父母前辈都不完美,他们说的话也可能不够动听,但他们比网络上那些完美的形象、动听的声音,都更真实也更无害。
年轻人,你光知道自己不想成为怎样的人还远远不够,你只有尽力去理解他们为什么成为了那样的人,才能逐渐明白这个世界的真实运行逻辑。
只有拥抱现实的人,才能免于被蛊惑,被出卖,被收割。
B站这样的玩火者,迟早会遭到野火的反噬。对此,我不想说更多。
三角笔记:只有拥抱现实的人,才能免于被蛊惑,被出卖,被收割。
继续阅读